2022年4月27日下午,张小玲博士面向日语专业教师以及日语辅修学士学位班的员工做了一场题为《日本文化的“中空结构”之历史溯源与特质分析》的学术报告。
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日本文化的“中空结构”在社会主要领域里的体现。在思想意识上体现为绝对价值缺位的多元化。在宗教信仰方面呈现出无绝对优势存在的多重化。在社会结构上看似为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但实际运作却是权力层层分解的平等模式。张老师指出“中空结构”渗透于日本各个领域,是认识理解日本深层文化结构的有效途径。
第二个环节重点对“中空结构”的形成进行了历史溯源。张老师认为“中空结构”最初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依照文化学的方法攀援人类的原始文化记忆——神话。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所记载的创世一代、二代和三代世祖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每一代“三尊神”中,处于主要位置的均为“无为”之神。因此有理由认为“中空结构”具有“集体无意识”的性格,是大和民族的心理原型。
最后张老师对日本文化“中空结构”的特质进行了分析。指出“中空结构”不是一种统合的逻辑,而是一种均衡的逻辑。换言之,不是依靠权威来统合,而是由不具备实际权力的中心来平衡多种对立的力量。然而惯于“侵入”中心是人类的心理趋势,这意味着中心空无是一种具有不稳定性质的结构。再者,“中空结构”的运作体现出平等意识的同时也产生了责任主体不明的问题。在缺乏权威领导的组织里,权限被层层分割,一旦出现问题便不知道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可以说“中空结构”也具有无责任主体的特质。
(文字:张小玲;图片:赵婷;审核:张晓辉;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