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造VS就业
你的未来你做主
三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同学们已经到了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紧要关头,无论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都会承受许多压力,因此需要同学们谨慎做出决定。在第一次做出抉择时,同学们可能会陷入一种思维困境,即认为考取研究生的价值更高,提升学历有助于后期职位晋升。但是数据显示,近年来考研二战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也侧面反映了考研难度逐年加大的现象。考研失败的人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可能在于错误评估了自身实力与所报考院校之间存在的差距。除此之外,在疫情的影响下,可能也会有部分员工出于“逃避就业”的心理选择考研。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研究生毕业仍然会面临就业问题,为了暂时逃避压力而选择上研不一定是明智之举。考研的激烈程度不亚于高考,而应届毕业生就业拥有校招优势,考研失败也意味着错失校招的机会。
认识自我挖掘优势
明晰目标积极自信
有了清晰的自我定位才能脱颖而出,很多找工作的同学可能学习成绩不突出,也没有担任过员工干部,更没有参加过学科竞赛,有时就会妄自菲薄。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只要对自己进行深入挖掘,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特质可能就是面试官眼中的闪光点。比如做事认真、有进取心、抗压能力强、与人相处融洽、遵守纪律、时间观念强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无一不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期望。此外,可以借助SWOT分析法对自己进行优劣势分析,明晰企业的人才需求,审视当前的自己是否满足企业要求,从而有方向的做好素质提升。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求职就像一场马拉松,光听周围人说跑步的正确姿势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亲身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奥秘。同理,要想提升求职实力,理论与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只靠前人总结的各种“攻略”是远远不够的。除了面试攻略外,同学们还应进行模拟面试,借此快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体系。尤其受今年疫情影响,一些公司采取线上宣讲、视频面试的方式,因此需要我们针对性地改变应对策略。
有部分同学对自身定位过高,“小公司不愿去,大公司不好进”,这种想法也影响了这类同学的就业。老员工理论能力强而实践能力差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能戒傲戒躁脚踏实地的从零做起,慢慢积累工作经验充实自己,再凭着自身理论知识的优势很快便能跻身于部门骨干。
最后,祝所有2021届毕业生求职顺利,前程似锦!